米果和糍粑一样,都是汀州客家传统风味食品。米果用大米制作,取材便当,工艺简单,物美**,因而在汀州城乡食用米果相当普及。米果制作很简单,将糯米在水中浸泡后磨成浆,装入布袋压去水分,再取出蒸熟,然后将蒸熟的米粉倒入臼中舂匀成粘状,搓成圆长条即成。由于色泽洁白,故又叫“白米果”。在乡村还盛行将灌木烧成灰,然后将柴灰浇上开水沥出灰水,把做米果的粳米浸泡于灰水中,制成米果,客家传统月子姜糖制作方法,由于色泽金黄,称为“黄米果”。黄米果因为掺和进灰水,因而散发*特碱香,别具风味。吃法可沾上白糖即食,也可将米果切成丁块状或细条状,加上韭菜、肉丝、笋丝,细盐炒食,香气诱人可口。
汀州试院始建于宋代,庭院式结构,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,由门楼、空坪、大堂、后厅、厢房和数幢平房相接组成。该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,元代为汀州卫署址,明、清两代辟为试院,是汀属八县八邑科举应试秀才的场所。清代*大学者、《四库全书》总纂纪晓岚曾来汀主考下榻于此。院内两棵****的唐代双柏,参天繁茂,蔚为奇观。汀州试院,设有《汀州客家历史陈列》、《福建苏区**—长汀革命历史陈列》、《瞿秋白光辉业绩陈列》等固定陈列,还适时举办各种专题展览